体验是一种做事的方式,而不是单纯地(让人们)去做的某一件事情。如果“体验”这个词激起你对爬山,漂流和跳伞这些活动的想象,那么请你再想象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做好这些活动。
对于学习者,如果一节课具有惊奇的成分,并且设法迫使学习者完成一些他们一直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的话,那就成为了探索。探索中有规定,并且这个规定为参加提供既独特又与之相关的经验。探索中有挑战,参与者处在成功与失败的边缘,并且发现二者都同样有意义。探索中有冒险,不是实际身体上的冒险,而是当参与者之前见到正常的结果后,情感上和“明显的”身体上的冒险。参与任何项目者都需要安全感,像这样他们可以讲出他们的意愿并且报导自己推到一个新的极限,更为重要的是,体验中“啊哈!”的惊喜仅仅能够在安全和真正有趣的环境下发生。
要更了解体验式的培训,我们先了解相反的学习法~传统式教学法。说教式的教学,也就是一个人以演讲或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其它人,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 (Roger 1983; Hobbs 1986) ,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
体验式培训是一种非常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方法。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到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当我们早期的学习影响被有效地重新评估时,我们在智力上、情绪上及行为层面的整合上都会有所学习,成果将显示在我们实际的态度与行为改变上。
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或相当难熬的人性课题!
体验式培训是有力量、有效且具影响力的培训方式。 这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师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可是,因为教育思想和纳粹主义相冲突,犹太裔出身的科翰不得不流亡到英国苏格兰。